故事发生在明朝的万历年间,当了数十年七品芝麻官的王王争,辞去官职要回老家去了。
一家三口上了车,老仆人吆喝了一声,老黄牛便不紧不慢地迈开了四蹄。车刚出门口,就听到后面传来了“呱呱”的叫声。小少爷立仁一听:“唉呀,怎么把大将军给忘了呢!”说着,他就要往车下跳,被他爹一把给拽住了。
“仁儿,咱们回老家要走七八天呢,路上还得住店,你带个癞蛤蟆不让人家厌恶吗,算了吧……”
说着,癞蛤蟆已到了车前。这个蛤蟆可非同凡响,个头大得出奇,有铜盆那么大,两个眼珠赛似铜铃,看上去亮晶晶的。
它跟在车后,冲着立仁呱呱地叫着。
“爹,求求你了,让它上来吧。”
“老爷,你就让仁儿带上它吧。”夫人也为儿子求着情。
王王争点了一下头,算是答应了。
“大将军快快来吧,爹同意了。”立仁挥着小手招呼着。
话音刚落,就见癞蛤蟆纵身一跃,跳起来足有一米多高,叭的一下,稳稳地落到了车上。
“嘿,大将军真有你的!”
县太爷的儿子为什么偏偏会喜欢一只癞蛤蟆呢?说起来,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。
那是三年前的盛夏,立仁突然得了一种怪病,嗓子莫名其妙地疼了起来,一会儿的工夫连话都说不出来了,只能发出“啊啊啊”的嘶哑声。
找了好几位县里有名的大夫,扎针吃药治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好,把个县太爷急得团团转。夫人呢,在观音面前,又是烧香又是磕头许愿的。
一天中午时分,大街上走来一位摇着拨浪鼓的老郎中。仆人刘明一见,忙招呼他给小少爷瞧瞧病。
郎中让立仁张开嘴,借着阳光往里一看,只见喉头肿大,口腔糜烂。“哎呀,小少爷的病可不好啊,这叫锁喉,再过几天咽喉就会肿得把嗓子眼封死的,那人……”
在场的人一听,脸都吓得变了色。
“大夫,这孩子的病……”县太爷有点慌了,他四十岁上才得此一子,还是根独苗。
老朗中微微一笑:“大人请放心,令郎的病,鄙人保他药到病除。”他解下腰间的葫芦,从里面倒出一颗绿豆大小的黑色药丸,放到立仁的嘴里,要他含着。
那药丸含到嘴里,凉爽爽的,一丝丝凉气直往嗓子眼里钻。不到一袋烟的工夫,立仁就感到嗓子松快多了,咽唾液也不疼了,他张张嘴竟叫出声来了:“妈,我的嗓子不疼了。”
夫人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。
县太爷拱了拱手:“先生,敢问您这药……”
“这药叫六神丸。”说着,他取出一个带孔的木匣,从里面抓出了一只小癞蛤蟆,“这药就是从这小家伙身上来的。它身上有一种毒液叫蟾酥,以它为主,再加上冰片等几味药,便制成了六神丸。”
“老爷爷,把这小蛤蟆送给我行吗?”立仁爱怜地看看郎中手中的癞蛤蟆。
老郎中笑哈哈地抚摸着立仁的头:“没问题,只要你喜欢,爷爷就送给你,不过你可不能伤害它哟,如果不喜欢就放了它……”
不知不觉中三年过去了,当年的小蛤蟆,竟长成了一个罕见的大癞蛤蟆。立仁叫它大将军。
王王争一家在回乡的路上走了好几天。一日临近傍晚时,天渐渐地阴了起来,乌云越积越厚,远处不时响起隆隆的雷声,天要下雨了。(未完待续)